||||

上海·“马烧炙酒乐”日料餐厅设计 / 淀川

餐厅地址: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东路327号云间粮仓东18幢103室;人均消费:200元/人

“SOHO设计区”感谢来自“DCDSAA淀川建筑”的餐饮空间案例投稿分享:

 

在美食江湖一餐一食均精心准备,而筹备一间承载美食至味及文化记忆创意餐厅,更需要挖掘编辑美食背后的场景内涵前,们接到马烧创意餐厅经营者的委托,对松江云间粮仓的筒仓进行设计改造,将原本废弃的粮食仓储用房投入餐厅运营,而设计伊始,解餐厅的前世今生则有助于场景编辑的丰富性及完整度。

1.背景 | 废墟中的重构

松江间粮仓占地136,有60余栋仓储建筑,自上个世纪50年代年建立,云间粮仓文化创意园区前是上世纪的松江粮食仓库及工厂,承载了特殊的工业历史记忆,历经了繁盛到衰落,如今,城市更新背景下,遵循修旧如旧的更新改造,园区重新成为了城市活力新据点

餐厅就位于云间粮仓高24米、直径5.5米八大筒仓底层,大粮仓赫然矗立在园区中心位置,筒壁的麦田守望者巨型涂鸦蕴含松江大米航天育种主题。设计师将这占据3间筒仓创意餐厅呈现城市更新下美食江湖一隅

▼改造前:

▼改造后:

2.策略 | 场景“佐味”

场景作为一道无法取代的“佐味”,使得美食的韵味多了文化的层次业主对于的构想始于情怀落到经营,在设计之初对餐厅设计提出了两点主要诉求,方面希望回应粮仓外观的麦田守望者涂鸦主题,作为一种群体记忆的保留,另一方面对于客人就餐体验及座位率提出了平衡需求

在此基础上,设计针对经营者的显性诉求以及场地天然属性进行策略回应。在解读场所精神的内生动力上,设计者并因循守旧的腾挪使用原始素材,而在尺度与空间,材料与氛围上进行扣题的编辑整合,保留,介入。

3.秩序 | 链接内外之间

尺度决定空间生命周期的重要因素在马烧餐厅整个设计中,包含了立面、卡座区、筒仓、吧台以及餐厨区,尽管外观辨识度最为显著,设计者仍选择从内到外进行推敲重构。筒仓是粮食仓储的内核,内部空间还保留了漏斗状的米仓出口,作为记忆留存的结构,也作为布局以及灯光布置的尺度支撑。

外摆部分包纳成为室内的一部分,设置7处卡座,靠窗布置,筒仓中分别设置吧台区、散座区以及大小包间,吧台区餐桌呈弧线型,围出客人行走、就餐以及布餐区,吧台区连接着大包间以及散座区,在筒仓之间的过渡空间也被充分设计,作为小包间、洗手台、卫生间以及装饰陈设,整体空间区隔分明,形成了连贯且独立的流线。

外观采用连续的窄开窗方式,内部就餐可适当的感受到被照拂,外部视角则产生向内探究的好奇心,吸引人们前来就餐打卡。较收拢的开窗尺度,更加利于内外客人拥有各自的独立,外部等候区还设置了露营座椅,将等候的时间变换成为休憩的愉悦

4.氛围 | 味蕾之外的冲击

不破不立,筒仓口原本破损严重,不甚美观,我们对筒仓的外观进行剥离打磨,裸露原始状态,并以独特肌理漆覆盖原表面,使之呈现既粗粝且细腻的质感在筒仓内就餐,的确是独具一格的体验,流线型灯光搭配半弧形门窗,裸露筒仓搭配舒适桌椅,工业气息搭配创意餐食,在不经意间,思绪、视觉以及味蕾获得了多层次的冲击

门窗的开洞方式,与外观呈现设计语言的一致性,弧形语言的柔模糊了工业中的刚硬,调性从发生了柔和的偏移,使得就餐空间更具有亲和力。在门窗地面墙体以及筒仓等边缘位置,设计特地为灯线预留位置,光线从边缘处渗透而出,以线条去强调筒仓的立体空间,具有科技未来的微妙氛围。

在一期一会的就餐中,美食在独特的场景中得以提味尽管一餐与亲友相聚的时光短暂,美食场景记忆却能够在往后不断翻涌,而这也是设计希望能够体现的空间要义之一

▼平面图:

▼立面图:

项目空间信息:
  • 空间名称:“马烧炙酒乐”日料餐厅
  • 空间类型:餐饮空间、品牌餐厅特色餐厅建筑改造
  • 空间地址: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东路327号云间粮仓东18幢103室
  • 人均消费:200元/人
  • 设计公司:DCDSAA淀川建筑事务所
  • 主创设计:王皓
  • 设计团队:袁郑亮、唐超、徐大明
  • 施工单位:上海爱易坊工程装饰有限公司
  • 照明设计:上海驰加照明
  • 家具定制:杭州住工智能家居有限公司
  • 建筑面积:266平方米
  • 空间主材:石材、钢板、木饰面、玻璃、金属、肌理漆
  • 摄影版权:吴清山
  • 内容策划:意料文化

 

编辑版权©️SOHO设计区(sohodd.com),禁止以“SOHO设计区”编辑版本进行任何形式转载,如转载请注明转自“SOHO设计区网站”。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